2007年8月学会年会会议

分类:全国学会会议

                          于富增 
 
       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上万名留学生到德国大学留学,是近代以来 世界大规模留学生流动的开始。自那时以来的150多年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世界留学生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 计,2004年全世界各国接受的留学生总数达到250多万人。外国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 发展中国家加入了一直由发达国家“垄断”的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行列,成为世界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新生力量。本文的目的是分析150年来世界留学 生流动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世界留学生流动的规律 
       1、派遣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近 代自然科学开始于欧洲的17世纪后期,经过2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后期,几乎全部由欧洲科学家完成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并开始向现代科学发展。 直到近代科学发生和发展前,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并没有系统的自然科学的讲授。从19世纪初,德国首创在大学里建立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既服务于教学,又 开展科学研究,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使德国大学走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验的前列。 
    诺贝尔科学奖是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发现,是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全局性作用的发现。因此,诺贝尔科学奖是对科学发展的一种度量。 
       1901~1910 年间颁发的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的科学发现,主要是在19世纪最后20年间的科学发现。在获奖的35位科学家中,除了2位来自俄罗斯和 1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外,其他32位科学家都是来自西欧国家(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瑞士、瑞典、西班牙、丹麦)的科学家,其中来自德国的科学 家有12人,占获奖科学家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多数都是在大学工作的教授。上述事实说明,西欧地区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源地,而德国大 学的科学研究水平最高。 
       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19世纪后半叶,约有上万名美国留学生留学于德国大学,仅柏林大学一所学校就接受了 5000多名美国留学生,1885~1886学年,在德国大学注册的美国学生就有517人之多。这是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留学生群体。同时,1876年美国 创办了霍普金斯大学,实施德国大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方针。在该大学任教的绝大多数教授都有留学德国的经验,而且许多人具有德国大学的博士学位。与德国 大学不同的是,霍普金斯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现代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的开始。霍普金斯大学对美国的科学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192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当时美国1000名卓越的科学家中,243人(几乎四分之一)是霍普金斯大学的毕业生。到上个世纪1950年前后,美国大学 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全面超过德国和欧洲国家。例如,1951~1960年间,全世界共有49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其中美国科学家为29位,占总数的 59%;其次是英国科学家5位,德国科学家4位,苏联科学家4位。如果从美国学习德国经验建立霍普金斯大学算起,到1950年,美国共花了75年时间,使 其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全面超过德国。 
       二战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分析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的学习专业,我们发 现,在美国的多数留学生是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的留学生。例如,2001年美国的49万学历留学生(占当年美国留学生总数的90%)中,38%为本科 生,48%为研究生。本科生中,学习自然科学技术专业的比例为31%。研究生中,学习自然科学技术专业的比例为53%。其他发达国家接收的外国留学生的专 业分布,也有类似情况。 
       美国虽然在地理上远离欧洲,但因为美国主要来自欧洲的移民国家,美国文化本质上是欧洲文化。美国派遣留学生学习 产生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实际上是相同文化基础上的不同群体间的学习。知识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自然科学体系也是欧洲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自然科 学体系是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适用于地球上一切国家的客观规律,是一切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努力中必需的知识和工具。实践证明,非欧洲文化的国 家,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文化,也能够学习和掌握作为欧洲文化一部分的自然科学技术。而学习和掌握这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体系的唯一途径,就是派遣留学生。目 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任务,都面临着全面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任务。因此,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仍然是留学生流动的主要因素之 一。 
       2、把接受留学生作为影响别的国家的政策手段 
       在这方面美国是带头国家。早在20世纪初,美国在工业上已经超过老 牌工业国家英国和后起工业国家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但它的大学的科研水平还不及当时的德国。然而,这时的美国政府和大学就着手吸引外国学生 到美国大学学习了。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美国的一位大学校长在其向总统建议中,道出了美国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目的。他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 青年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一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知识及商业上获得最大可能的报偿。”“通过在知识上和精神上对中国领袖的支配,就能够以最 精巧和最令人满意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了。” 
       美国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1901年清政府与这些帝国主义国 家签署的“辛丑条约”,被勒索了9.8亿两(关平银)赔款(简称庚子赔款)。对美国的赔款量占总赔款额的7.32%,相当于2400万美元,在八国中占第 六位。而后,美国政府的国务卿说,中国的赔款远多于美国在入侵战争中所遭受的损失,美国总统在1907年对国会的国情咨文中提出退还部分中国赔款,用于中 国留学生来美国大学学习。随后,美国驻华公使与清政府制定了使用归还的部分赔款《派遣赴美国留学生章程草案》。章程规定头四年每年选派100名学生,学习 期限8年,而后每年50人;并规定中国赴美留学生的80%为学习理工科,20%学习文科。从1909年至1937年,共有1971名中国留学生通过退还的 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在1909-1937年间,中国在美国大学学习的留学生人数共有4000人左右,是当时的美国高等学校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之一。 
       用 从中国勒索的钱安排中国留学生赴美国大学学习,美国政府称此为对中国的“友谊”。中国人民是不能接受这个“逻辑”的。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大学的科学技术水 平已属于先进之列,一大批(有几百人至多)从美国大学毕业回国的我国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初步 基础。虽然这并不是美国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本意。 
       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接受外国留学生,是美国二战后实行的政策。例如,二战后美国实施的 “第四点计划”,又称“开发落后地区计划”,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美国把中东地区的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约旦、黎巴嫩、伊朗、以色列等国家都列 入该计划。接受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到美国大学学习,是这个援助计划的一部分。据美国政府的统计数据,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来自这国家的留学生达到顶峰。例 如,1981年的美国外国留学生中,来自伊朗、约旦、黎巴嫩、沙特等四个国家的留学生占23%,其中伊朗的留学生最多,达到47000多人。1980年美 国宣布与伊朗断交,造成伊朗在美国的留学生迅速减少。但同时,约旦、黎巴嫩、沙特等国家在美国的留学生也急剧下降。到1991年,伊朗、约旦、黎巴嫩、沙 特等4个国家在美国的留学生绝对数只有18000多人,比1981年的7万多人减少了5万多人。4国在美国留学生的和,在美国的全部外国留学生中的比例下 降到4.4%(1981年为23%)。这个事实说明,美国利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大大扩大了美国的外国留学生规模。 
       历史发展到今天,把吸引外国留学生作为国家的政策,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普遍实施的政策。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它实际上促进了留学生流动规模的扩大。 
       3、把接受留学生作为吸引外国人才的手段 
       美国是欧洲移民国家,即使1924年开始实行限额移民政策,对来美国大学学习的留学生申请移民也不受限额限制。吸引留学生人才是美国的一贯政策。 
       但历史上,美国对非欧洲国家移民却有诸多限制。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禁止华工入境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取消。在美国1917年2月颁布的移民法中,划定了“亚洲禁区”,即除特殊情况外,亚洲的居民不得作为移民入美。 
       美 国1965年的“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突破了1917年所谓“亚洲禁区”的规定,在其规定的29万总移民限额中,给东半球(包括亚洲)国家17万配额, 并规定每个国家、地区不论大小,其最高移民限额不超过2万。西半球移民配额为12万。这是美国移民限额政策的转折点,从数量上以欧洲移民为主转变为非欧洲 移民为主。 
       美国移民政策的修改,吸引了大量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到美国留学。例如,1949~1985年间,台湾有10万大学毕业生 赴美深造。因为1965年的移民修正案,使其中85%的人结业后滞留美国,多数人加入了美国籍。又例如,1981年,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除中东阿拉伯国 家外)的留学生,占美国外国留学生总数的30%,已经是世界各个地区留学生最多的地区。到1991年,这个比例上升到56%。2004年,美国来自亚洲国 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比例虽比1991年有所下降,仍达55%。为什么美国90年代以来,近55%的留学生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除了其他原因外,美国60年代 移民政策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把接受外国留学生作为吸引外国人才手段的国家,是欧洲移民国家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从1972年开 始允许接受非欧洲国家的移民。进入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的移民配额中,60%左右为技术移民。所谓技术移民,它不属于人道移民(难民)和家庭团聚,而主要 是靠申请人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来申请移民。显然,在澳大利亚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在技术移民上占有很多有利条件。2007年 初,澳联邦移民部长雷铎说,目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占澳大利亚海外留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从长远看,海外学生来澳读书,学英语,受教育,今后将比较容易融入 澳洲社会。他的话明白地说明了留学和移民的关系。 
       在1960~1990年间,澳大利亚接受的外国留学生远少于日本。例如,1990年日 本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为3.8万人,而澳大利亚为2.9万人。但是,到2000年,澳大利亚的外国留学生扩大到10.6万人,而日本只有6.4万人;到 2004年,澳大利亚的外国留学生猛增到16.7万人,成为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5个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之一。2004 年,澳大利亚的外国留学生中,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比例高达76%。日本处在亚洲,是具有一亿人口的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外国留学生也 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接受外国留学生上,为什么它竞争不过只有20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呢?人们可能列出很多原因,但是,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 对吸引留学生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两个移民国家加拿大和新西兰,在吸引外国留学生上也有类似情况。 
       进入21世纪,非移民性质的发达国家也开始实施吸引外国留学生长期滞留为其服务的政策。 
       英国政府从2003年1月28日开始实施“高技术移民”政策。所谓“高技术移民”并不是惯常意义下的“永久居民”,而是一种长期工作签证,通常为一年有效期,期满后如满足条件可以申请续签。 
       德国2004年7月1日出台了移民法,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个移民法的核心内容是,外国公民在德国的工作合同期达到5年后,可以申请德国绿卡。 
       日 本文部省称,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人员毕业后,只有30%留日工作。他们认为这个比例还不够高。因此,又公布了进一步扩大在日本的外国留学人员毕业后留日 本工作的计划。2004年,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申请留学签证转为工作签证的批准率高达97%以上,有近2千名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日本就业。可见日 本从外国留学生中吸引人才的力度之大。 
       发达国家的这些政策,当然有利于吸引外国留学生,因而增加了留学生的流动。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通过接受留学生吸引人才方面,发达国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以上事实说明,发达国家的移民和就业政策,是它们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增加了留学生的流动规模。 
       4、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留学生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所谓经济一体化,就是国家间的产品(贸易)、资金(投资)、人员的自由流动程度越来越高。这里的人员流动包括国家间的留学生流动。在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因为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流动。 
       欧 洲共同体是资本主义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锋。例如在资金流动上,1984年,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为405亿欧元,1989年猛增到3534亿欧元,平 均每年增长54%;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从1984年的19%上升到1989年的52%。在产品流动(贸易)上,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 计,2001-2005年间,欧共体内部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量的65%左右。在人员流动上,2006年,法国和西班牙接待外国游客的数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 和第二位。但2005年法国接待的外国游客的90%(7530万人次)来自欧共体和其他欧洲国家,这是欧共体国家旅游客源的特点。2004年,欧共体国家 50%以上的出国留学生的留学国是欧共体内的国家。根据“经济合作组织”的统计,几乎所有欧共体国家2003年接受的外国留学生规模都比1998年有所增 加。而且,2003年,意大利、葡萄牙、挪威、爱尔兰、芬兰等5个国家的出国留学生规模,高于其接受的外国留学生的规模。 
       欧共体成员国 比利时的外国留学生情况,更具体说明了欧共体国家的留学生在欧共体内的国家间流动的情况。比利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两类:一类是高中后职业教 育机构,另一类是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前者所接受的外国留学生总数的70%来自欧共体国家,12%来自其他欧洲国家;后者接受的外国留学生的 45%来自欧共体国家,16%来自其他欧洲国家。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比利时的外国留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来自欧共体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另一方面说明,在 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就业和工作的需要,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地点的选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国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国 家,成为留学生流动增加的一个新的重要因素。 
       1978年,我国实施开放政策,开始了在产品(贸易)、资金(投资)、人员流动上融入世界 经济体制。1978年,我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355亿美元,占世界第32位。到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17607亿美元,占世界第三位。特别 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国际贸易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迅速增长。1978年我国吸收的境外直接投资只有几百万美元,2005年一年吸收直接投资达638 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1978年,我国接待的外国游客(不含港澳台游客)总数为30万人;到2006年,我国接待的外国游客数增加到2200万人,超过 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我国2006年的出国游客达到3400多万,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 计,2004年,在世界各国学习的我国学生总数达35万人之多,占当年世界各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7。2006年,我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总数超过 16万人(按人头),是1978年的130倍。 
       我国从1986年开始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前身)的缔约方地位, 到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才决定接纳中国加入该组织。虽然前后经历了15个年头,但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未停止,而且不断深 入发展。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很早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但是作为该组织的成员并不等于完全实施开放政策。例如,印度是世界关贸总协定的发起国之一,但 是,它的国际贸易量一直很小,对外国投资也有诸多限制。1997年1月,世贸组织还要求印度提出一个逐步削减并最终取消进口数量限制的时间表。 
       只 有当中国、印度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实行融入世界经济体制的开放政策时,世界经济才真正进入一体化时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14年后,印度宣布从 1991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 的发展。 
       为了分析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现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所谓发达国家,包括西欧所有国家、北美 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和以色列,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展中国家包括转型国家(指原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后建立的所有国家,以及原东欧社会 主义国家)外的所有国家。2004年,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为9亿,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为48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60~1990年间,发达 国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发展中国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比分别为4.5∶1(1960年)、3.7∶1(1970年)、1.4∶1(1980年)和 1.01∶1(1990年)。也就是说,直到1990年,有48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才达到有9亿人口的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校学 生规模。虽然从199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仍一直保持增加趋势,但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比发达国家多了 1650万;到2004年,发展中国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几乎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的两倍。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了,出国留学生的规模也随之增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8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国留学生总数约为59.1万人;而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国留学生总数增长到141.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1.4倍。 
       总之,经济一体化不但制造了出国留学的需要,而且提供了留学生在国际上选择高等教育的可能,从而使留学生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 
       留 学生交流,包括出国留学生和接受来华留学生,是我国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1978年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国家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 制的发展过程中,来华留学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1992年,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超过万人(按人头计算),到2000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超过5万人。进入 新世纪以来,来华留学生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从2001年的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6万人。按学年/人次折算,我国的外国留学生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10 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经在数量上成为世界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大国。 
       下面主要以2000~2004年间的来华留学生数据,分析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特点。 
       1、学习汉语的非学历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按人头计算) 
       在2000~2004年间,我国的外国留学生中的本科生、研究生、普通进修生、短期生占全部留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0%、5%、40%、30%左右。 
       普 通进修生的学习期限一般为半年到一个学年,短期生的学习期限一般在一个月到3个月之间。虽然在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15个学科中,都有普通进修生和短期 生,但据统计,在2000-2004年间,学习汉语的普通进修生占其总数的90%左右;学习汉语的短期生占其总数的80%左右。因此,这两类留学生的教育 实际上主要是汉语培训。这两类学习汉语的非学历留学生,占同期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这是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2、在各类留学生中,本科生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 
       在 2000~2004年间,我国外国留学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2.5%。本科生、研究生、普通进修生、短期生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31.5%、15.8%、 21.2%和21.7%。本科生的平均年增长率最高,高出整个留学生平均年增长率9个百分点。普通进修生和短期生的平均年增长率略低于整个留学生的平均年 增长率。研究生留学生增长相对较缓慢,它的平均年增长率比整个留学生的平均年增长率低7个百分点。 
       2004年,本科留学生为25351 人,普通进修生为44097人,短期生为34358人。普通进修生中的很多人的学习期限少于一年。短期生的学习期限一般在一到三个月。所以,如果按人次 (学年/人)折算,本科生的规模,与普通进修生相当,远高于短期生。因此,在我国外国留学生中,本科生规模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3、本科留学生的学习专业比较集中 
       本科留学生分布在15个专业。据统计,2004年来华本科留学生超过千人的学科有8个。这8个学科的本科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本科留学生总数的96%。这8个学科依次(按留学生数量)为汉语言、西医、经济、中医、中国文学、工科、法律和管理等。 
       在 这8个学科中,有4个学科的留学生平均年(指2000~2004期间)增长率超过同期整个本科留学生的平均年增长率(31.5%)。它们依次为中国文学 (117.7%)、管理(61.9%)、西医(51.6%)和经济(48.3%)。其他4个学科的平均年增长率低于整个本科留学生的平均年增长率。它们依 次为汉语言(24.6%)、工科(23.3%)、中医(15.0%)和法律(6.1%)。 
    下面的表是这8个学科的本科留学生占当年全部本科留学生的比例(%)。 
     汉语言 西医 经济 中医 文学 工科 法律 管理 
    2004 33.9 14.6 12.5 11.9 8.6 5.8 4.6 4.2 
    20003 7.7 10.1 9.1 16.9 3.1 6.6 8.7 2.5 
       显 然,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留学生规模最大,虽然其2000~2004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低于同期整个本科留学生的平均年增长率,但2004年汉语言专业的本科 留学生总数仍占全部本科留学生的33.9%,即2004年我国本科外国留学生的三分之一是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汉语言本科留学生的这个比例已经比2000年 有所下降,2000年为37.7%。 
       与2000年的这8个学科的本科留学生的同类比例比较(见上表),可以看出,比例下降的,除汉语言专业外,还有中医、工科和法律等学科。而西医、经济、中国文学、管理等学科的比例是上升的。这与这些学科的本科留学生的增长率是相吻合的。 
       4、本科留学生已走上主要依靠自费生扩大规模的道路 
       2004年共有6715外国留学生是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1%。学历留学生中的奖学金留学生的比例为12.5%。 
       2004 年研究生留学生中的奖学金生比例为38.8%,大大高于整个学历留学生的奖学金生比率(12.5%);本科生的奖学金留学生比例为6.7%,即93%的本 科留学生是自费留生。本科留学生的增长主要依靠自费留学生的增长,研究生留学生的增长还要在很大程度上(近40%)依靠奖学金留学生的增长。 
       2004 年本科留学生超过千人的8个学科中,除工科和法律两个学科外,其他6个学科的自费留学生比率均超过90%,其中汉语言、中医、文学3个专业的自费生比例超 过97%。工科本科留学生的奖学金留学生率为37.8%。即工科本科留学生的增长还要在很大程度上(近40%)依靠奖学金留学生的增长。 
       5、理、工、农科的本科留学生规模小且发展相对缓慢 
       2000 年,理科本科留学生不足百人,到2004年,理科本科留学生也只有146人。2000年和2004年的农科本科留学生均未超过50人。2000年,工科本 科留学生达679人,占当年整个本科留学生总数的6.6%,在当年所有学科中排第六位。到2004年,工科本科留学生增加到1469人,比2000年增加 了116%。但是,工科本科留学生在2004年的所有本科留学生中的比例下降为5.8%,比2000年的比例低了0.8个百分点。虽然工科本科留学生有成 倍的增长,但它比别的学科增长相对较慢,造成其在本科留学生中的比例下降。 
       6、研究生总体规模小,但工科研究生在数量上一直占第一位 
       在2000~2004年间,研究生在我国学历留学生中的比例在20%左右,而本科留学生占80%左右。可见,研究生规模较小。(2001年美国学历外国留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为48%,本科生比例为38%。) 
       在 2000-2004年间,在各科研究生中,工科研究生规模一直保持最大,占整个研究生总数的比例一般在17%左右。这个事实说明,工科研究生的市场需求还 比较高。但2004年工科研究生的奖学金生比例为63%。说明目前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奖学金生的增长。 
       7、周边国家是我国外国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 
       2004 年,我国的外国留学生来自178个国家。但是,当年来华留学生超过千人的1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85.2%。来自这14个国 家的学历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来华学历留学生总数的74.8%。来自这14个国家的非学历留学生的和,占来华学历留学生总数的89.3%。所以,我国学历留 学生的四分之三,非学历留学生的90%都是来自这14个国家。 
       2004年来华留学生超过千人的14个国家中,有5个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是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另外9个是周边国家,它们是韩国、日本、越南、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蒙古、菲律宾。 
       周 边的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流动特点,与周边国家具有共性,与非周边的发达国家有许多不同。例如,2004年日本来华本科留学生为2463人,占当年来华本科留 学生总数的9.7%,是5个西方发达国家当年所有本科来华留学生的比例(3.2%)的3倍。因此,我们把周边的发达国家纳入周边国家之列。 
       2004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来华学历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来华学历留学生总数的3.2%;而非学历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来华非学历留学生总数的17.6%。所以,西方发达国家是我国非学历留学生的重要来源国。 
       9 个周边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1.7%;它们的来华学历留学生的和,占当年来华学历留学生总数的71.6%;它们的来华非学历留学 生的和,占当年来华非学历留学生总数的71.7%。因此,不论学历留学生,还是非学历留学生,周边国家都是我国外国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家。来自这9个国家 的留学生的和,几乎占我国来华留学生总数(学历生总数、非学历生总数)的四分之三。 
       日本和韩国是经济发达国家。2004年,韩国的来华 本科留学生为14464人,占当年来华本科留学生总数的57.1%;日本来华本科留学生的这个比例为9.7%。这就是说,2004年我国的本科留学生的三 分之二是来自两个周边发达国家。这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反映我国目前本科留学生来源的一个特点。 
       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分析 
       1、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 
    为 什么过去30年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尽管人们可以列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开放政 策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制,主要是与外国在产品(贸易)、资金(投资)、人员等方面的自由流动,因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也 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跨过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已经是世界最大。这是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 过去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碰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这样和那样的影响。但是,由于我 国经济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广,我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在总体上一直向前发展。尽管在前进的道路 上,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这个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2、我国所处的亚洲地区,是世界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地区 
    根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04年,亚洲(仅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地区的出国留学生最多,达88万;其次是西欧地区,为37万;第三位 是转型国家(指原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后建立的所有国家,以及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地区为32万;阿拉伯地区占第四位,为26万;撒哈拉非洲地区为20万;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为15万;北美地区为8万;大洋洲地区为1.5万。 
       即使除去当年中国的35万出国留学生,亚洲地区的出国留学生仍然是世界最多的地区。 
       亚 洲地区的总人口为35亿,人口与出国留学生(2004年)的比为4017∶1。而4亿人口的西欧发达国家地区,人口与出国留学生的比为1081∶1。西欧 发达国家地区的出国留学生比例(按人口),是亚洲地区的近4倍。这个比较说明,一体化程度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出国留学生的规模越大。随着亚洲经济一体 化程度的提高,亚洲地区国家的留学生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鉴于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一体化地区内的留学生流动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所以,我国处在世界上留学生生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为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能的丰富的生源条件。 
       3、吸引汉语言留学生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世 界上的一些国家成为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大国,第一位的原因是它们经济上发达或相对发达。例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各国接受外国留学生情况的统计 (没有包括中国),2004年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和新西兰。这些国家 都是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而在这10个国家中,就有6种不同语言,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我国2004年外国留学生规模(按学 年/人次折算)已经进入前10名。那么在世界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10个国家中,就有7种不同的语言。 
       所以,语言不会成为一个国家接受 外国留学生的障碍,但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西方国家的语言培训,特别是英语培训,已经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即使如此,目前每年英国还接受60万左右的以学习英 语为目的的外国留学生(非学历)。外国人的英语学习问题至今仍然是美国每年的外国留学生会议研讨的专题。我国对外国人的汉语培训(非学历),是改革开放以 后才开始的。90年代以后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来华以学习汉语为目的非学历留学生有6.7万人。所以,我国对外国人的汉语培训,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 论上,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在2000~2004年间,来华学习汉语的非学历留学生以高于20%的年平均速度增长。我们需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力量,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改革教学,不断提高质量,以适应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 
       4、本科留学生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历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点 
       2000年以来,我国本科外国留学生以30%的速度增长,在我国的各类留学生中是发展最快的。 
       在 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不断扩大的留学生流动的一个特点是,低层次高等教育的留学生规模有显著增长。例如,比利时2004年接受的3.7万名外国留学生中,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接受的留学生占48.9%,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接受的留学生占51.1%。又例如,2001年美国社区学院的外国留学生比1998年增 长了24.9%,达到9万多人,是同期美国各类留学生增长幅度最大的。2001年,在美国的日本留学生共有4.6万人,其中1.7万人是在社区学院学习的 留学生,占其在美国的留学生总数的37%。 
       我国本科外国留学生的快速增长,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结果。我国本科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已经走上主要依靠自费留学生增长的快速发展轨道。 
       目 前我国的本科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不是与中国同学一起上课培养的。例如汉语言专业和用英文教学的西医学科的留学生,以及一些中医留学生。这类本科 留学生约占我国本科外国留学生的40%以上。这类本科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外国留学生的需要,并对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目前我国的理、工、农等学科的本科来华留学生,不但规模小,有的学科的全部本科留学生还不到50人,而且发展相对缓慢。在2000~2004年间,工科本科留学生在全部本科留学生中的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理、工、农等学科本来有广大的留学生市场需求。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具有相对优势,应该吸引更多的理、工、农科的外国本科留学生。 
       从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就开始接受外国理、工、农、医学科的本科留学生。我们的实践表明,汉语零起点的来华理、工、农、医学科的本科留学生,来华 后一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基本上解决专业学习的语言问题,这三年包括一年的专门汉语培训和两年跟班上课外加个别辅导。这种方式的缺点一是第一年的 汉语培训效率不高,二是留学生在最初两年左右的专业学习中,由于语言困难一直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下。同时,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承受较大压力,难以接受数量更大 的外国留学生。 
扩大理、工、农学科本科留学生只能采用与中国同学趋同培养的方式。为此必须首先改变理、工、农学科留学生的汉语培训方式。我国改 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来华前学习了一年及以上汉语(作为外语)的留学生,来华后经过一年专门的普通汉语和专业汉语培训后,可以基本上跟班上课,虽然一般来 说还要有半年左右的适应期。因此,我国具有强势理、工、农科的院校,可以与外国院校合作在国外提供汉语(作为外语)培训课程,要求所有来华的理、工、农学 科留学生。来华前必须学习一年汉语(作为外语,例如每周至少四节课)。 
扩大趋同培养的本科留学生,是我国今后本科留学生不断扩大的关键。 
        5、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语言问题也是我国目前研究生留学生规模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4年,我国的研究生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两个地区的国家。来自亚洲地区国家的研究生留学生,占当年全部来华研究生的72.3%,来自非洲地区国家的占16.2%。来自这两个地区的来华研究生占当年总数的88.5%。 
       2004年,来自亚洲地区国家的研究生中的奖学金留学生比例为29.8%;来自非洲地区国家的奖学金留学生比例为84.6%。所以,可以说,来自亚洲地区国家的研究生的大多数是自费留学生,而来自非洲地区国家的研究生大多数是奖学金留学生。 
       2004年,韩国来华研究生在各国中占第一位,韩国来华研究生占全部来华研究生留学生总数的32.6%,韩国来华研究生的自费留学生率为95.4%。 
       2004 年来华研究生超过200人的国家有4个,这4个国家来华研究生的和,占当年来华研究生总数的47.1%。这4个国家全部是我国周边国家,它们是韩国、日 本、越南和新加坡。这4个国家来华研究生的奖学金留学生率分别为4.6%、34.5%、57.8%和2.5%。这些国家的汉语水平相对比较高是他们来华研 究生比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附件下载